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
发表时间:2019年08月01日浏览量: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谈到轮胎,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的轮胎享有盛名,这家法国公司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的内部帘布编织排列方向与胎面中心线度角,形似地球仪上的子午线而得名。胎顶加钢丝层,能承受较大的内压应力,胎面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地面抓力和稳定性,十分适合高速行驶。目前,现代轿车的轮子都是使用子午线轮胎。
再以丰田CROWN3.0轿车为例,其轮胎规格是195/65R15,表示轮胎两边侧面之间的宽度是195 毫米,斜线 表示高宽比,“R”代表单词RADIAL,表示子午轮胎,15 是轮胎的内径,以英寸计。
有些轮胎还注有速度极限符号和载重指标值,分别用P、R、S、T、H、V、Z 等字母代表各段速度极限值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载重指标值,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请阅轮胎速度代号表和轮胎载重指标表)。
在汽车各个配件中,轮胎的价格相对昂贵,因此特别要留意做好汽车轮胎的保养工作。
1、高速行驶保持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这样可以减少对轮胎的损害。为了自己的行车安全考虑要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
2、轮胎的负载与气压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负载过高就类同于低气压,会引起轮胎损坏,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
3、气压是轮胎的生命,轮胎所充气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同种类、规格轮胎所指定的气压。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对轮胎产生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如果要持续高速行驶,气压宜在标准气压上提高5%-10%;同时轮胎行驶后会因温度升高引起内气升高,此时不能放气。
4、要适时适当地对车辆上的轮胎换位,坚持在车辆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时检查轮胎,保持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外径稍大的轮胎应安装于外轮。
5、翻修后的轮胎不要在前轮上使用;前轮尽量使用竖线条花纹的轮胎,后轮尽量选用横线、轮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必须予以调换。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轮胎胎压往往是驾驶者容易忽视的地方。最初的轮胎里面充上空气是为了更好地减振。而现在的轮胎技术已经把轮胎结构与胎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入适当的空气使胎压达到标准位、轮胎的优良性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两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轮胎的使用。
若胎压过高,虽然滚动助力减小,但胎面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仅胎冠中央部分,接地面积减小,并产生胎冠中央磨损现象;胎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受外力冲击时易产生外伤,同时也易造成胎面脱层沟底龟裂;另外也会降低制动性与舒适性。
若胎压过低,滚动阻力增大,油耗随之增加,并且产生胎冠两肩磨损现象;同时易使胎温升高,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与帘线断裂;另外胎唇与轮辋之间摩擦过大,引起胎唇损伤或轮胎与轮辋脱离,严重时将产生事故。因此,要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当然还要检查备胎胎压。检查胎压必须要在轮胎冷态及一定的载荷条件下测量才是准确的。
轮胎内部帘线之间和胎面与地面之间不断摩擦会造成胎温升高。当胎温升高到极限温度时就会产生爆胎。在炎热的夏季,胎温升高更快,同时胎压也会随之升高,而当轮胎发热量与散热量平衡时,胎温将不再升高。
长时间高速行驶后胎温很高,应降低车速或停车降温,且应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轮胎。若经常使轮胎在胎温很高的环境下工作、轮胎的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在这里要注意只能让轮胎自然降温,切勿放气降压或泼冷水降温,这都会对轮胎造成伤害。
在轮毂边缘通常会看到装有一块或多块小铝块,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对轮胎的平衡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调节这些小铝块的质量及其位置分布,可弥补车轮整体上质量的分布不均,从而达到平衡车轮的目的。
轮胎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若出现静态不平衡或动态不平衡,都会导致车轮颠簸、跳动或摇摆,从而引起不均匀磨损,一旦出现不平衡状况,应尽快查明原因。不过也应定期做轮胎的动、静平衡检查并调整,以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使其在稳定的条件下转动,延长寿命。
四轮定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其中主要的“三倾一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前轮前束是前轮定位的主要参数。如果前、后车轮受到较大的碰撞或其他外力,车轮定位可能受到破坏,于是就会出现车辆跑偏或颠簸,以及轮胎胎冠的不均匀磨损。若出现上述现象就应立即做车轮四轮定位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有些发烧友喜欢又高又宽的轮胎,于是自己动手进行轮胎规格上的升级,换上宽胎面低扁平率的轮胎。虽然这些又宽又扁的轮胎看起来野性十足,增强了抓地性能,但也应该注意一下,轮胎的规格尺寸与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各电子辅助系统(ABS及TCS等)、油耗及车速和里程显示等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切不可随意进行更换,一旦升级不当就会造成车辆机械方面的不协调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谈到轮胎,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的轮胎享有盛名,这家法国公司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的内部帘布编织排列方向与胎面中心线度角,形似地球仪上的子午线而得名。胎顶加钢丝层,能承受较大的内压应力,胎面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地面抓力和稳定性,十分适合高速行驶。目前,现代轿车的轮子都是使用子午线轮胎。
再以丰田CROWN3.0轿车为例,其轮胎规格是195/65R15,表示轮胎两边侧面之间的宽度是195 毫米,斜线 表示高宽比,“R”代表单词RADIAL,表示子午轮胎,15 是轮胎的内径,以英寸计。
有些轮胎还注有速度极限符号和载重指标值,分别用P、R、S、T、H、V、Z 等字母代表各段速度极限值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载重指标值,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请阅轮胎速度代号表和轮胎载重指标表)。
轮胎胎压往往是驾驶者容易忽视的地方。最初的轮胎里面充上空气是为了更好地减振。而现在的轮胎技术已经把轮胎结构与胎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入适当的空气使胎压达到标准位、轮胎的优良性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两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轮胎的使用。
若胎压过高,虽然滚动助力减小,但胎面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仅胎冠中央部分,接地面积减小,并产生胎冠中央磨损现象;胎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受外力冲击时易产生外伤,同时也易造成胎面脱层沟底龟裂;另外也会降低制动性与舒适性。
若胎压过低,滚动阻力增大,油耗随之增加,并且产生胎冠两肩磨损现象;同时易使胎温升高,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与帘线断裂;另外胎唇与轮辋之间摩擦过大,引起胎唇损伤或轮胎与轮辋脱离,严重时将产生事故。因此,要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当然还要检查备胎胎压。检查胎压必须要在轮胎冷态及一定的载荷条件下测量才是准确的。
轮胎内部帘线之间和胎面与地面之间不断摩擦会造成胎温升高。当胎温升高到极限温度时就会产生爆胎。在炎热的夏季,胎温升高更快,同时胎压也会随之升高,而当轮胎发热量与散热量平衡时,胎温将不再升高。
长时间高速行驶后胎温很高,应降低车速或停车降温,且应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轮胎。若经常使轮胎在胎温很高的环境下工作、轮胎的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在这里要注意只能让轮胎自然降温,切勿放气降压或泼冷水降温,这都会对轮胎造成伤害。
在轮毂边缘通常会看到装有一块或多块小铝块,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对轮胎的平衡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调节这些小铝块的质量及其位置分布,可弥补车轮整体上质量的分布不均,从而达到平衡车轮的目的。
轮胎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若出现静态不平衡或动态不平衡,都会导致车轮颠簸、跳动或摇摆,从而引起不均匀磨损,一旦出现不平衡状况,应尽快查明原因。不过也应定期做轮胎的动、静平衡检查并调整,以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使其在稳定的条件下转动,延长寿命。
四轮定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其中主要的“三倾一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前轮前束是前轮定位的主要参数。如果前、后车轮受到较大的碰撞或其他外力,车轮定位可能受到破坏,于是就会出现车辆跑偏或颠簸,以及轮胎胎冠的不均匀磨损。若出现上述现象就应立即做车轮四轮定位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展开全部轮胎的技术参数主要有:胎宽,最大允许速度,轮辋直径,纵横比(胎高/胎宽),轮胎结构 最大载重能力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轮胎上面的标记:
在汽车各个配件中,轮胎的价格相对昂贵,因此特别要留意做好汽车轮胎的保养工作。
1、高速行驶保持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这样可以减少对轮胎的损害。为了自己的行车安全考虑要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
2、轮胎的负载与气压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负载过高就类同于低气压,会引起轮胎损坏,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
3、气压是轮胎的生命,轮胎所充气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同种类、规格轮胎所指定的气压。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对轮胎产生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如果要持续高速行驶,气压宜在标准气压上提高5%-10%;同时轮胎行驶后会因温度升高引起内气升高,此时不能放气。
4、要适时适当地对车辆上的轮胎换位,坚持在车辆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时检查轮胎,保持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外径稍大的轮胎应安装于外轮。
5、翻修后的轮胎不要在前轮上使用;前轮尽量使用竖线条花纹的轮胎,后轮尽量选用横线、轮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必须予以调换。
展开全部轮胎的技术参数主要有:胎宽,最大允许速度,轮辋直径,纵横比(胎高/胎宽),轮胎结构 最大载重能力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轮胎上面的标记:185/70R14 86H185代表轮胎面宽度70代表纵横比
在汽车各个配件中,轮胎的价格相对昂贵,因此特别要留意做好汽车轮胎的保养工作。
1、高速行驶保持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这样可以减少对轮胎的损害。为了自己的行车安全考虑要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
2、轮胎的负载与气压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负载过高就类同于低气压,会引起轮胎损坏,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
3、气压是轮胎的生命,轮胎所充气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同种类、规格轮胎所指定的气压。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对轮胎产生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如果要持续高速行驶,气压宜在标准气压上提高5%-10%;同时轮胎行驶后会因温度升高引起内气升高,此时不能放气。
4、要适时适当地对车辆上的轮胎换位,坚持在车辆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时检查轮胎,保持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外径稍大的轮胎应安装于外轮。
5、翻修后的轮胎不要在前轮上使用;前轮尽量使用竖线条花纹的轮胎,后轮尽量选用横线、轮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必须予以调换。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展开全部轮胎的技术参数及使用和保养谈到轮胎,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的轮胎享有盛名,这家法国公司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的内部帘布编织排列方向与胎面中心线度角,形似地球仪上的子午线而得名。胎顶加钢丝层,能承受较大的内压应力,胎面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地面抓力和稳定性,十分适合高速行驶。目前,现代轿车的轮子都是使用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规格包括宽度,高宽比,内径和速度极限符号。再以丰田CROWN3.0轿车为例,其轮胎规格是195/65R15,表示轮胎两边侧面之间的宽度是195 毫米,斜线 表示高宽比,“R”代表单词RADIAL,表示子午轮胎,15 是轮胎的内径,以英寸计。有些轮胎还注有速度极限符号和载重指标值,分别用P、R、S、T、H、V、Z 等字母代表各段速度极限值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载重指标值,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请阅轮胎速度代号表和轮胎载重指标表)。
轮胎胎压往往是驾驶者容易忽视的地方。最初的轮胎里面充上空气是为了更好地减振。而现在的轮胎技术已经把轮胎结构与胎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入适当的空气使胎压达到标准位、轮胎的优良性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两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轮胎的使用。
若胎压过高,虽然滚动助力减小,但胎面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仅胎冠中央部分,接地面积减小,并产生胎冠中央磨损现象;胎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受外力冲击时易产生外伤,同时也易造成胎面脱层沟底龟裂;另外也会降低制动性与舒适性。
若胎压过低,滚动阻力增大,油耗随之增加,并且产生胎冠两肩磨损现象;同时易使胎温升高,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与帘线断裂;另外胎唇与轮辋之间摩擦过大,引起胎唇损伤或轮胎与轮辋脱离,严重时将产生事故。因此,要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当然还要检查备胎胎压。检查胎压必须要在轮胎冷态及一定的载荷条件下测量才是准确的。
轮胎内部帘线之间和胎面与地面之间不断摩擦会造成胎温升高。当胎温升高到极限温度时就会产生爆胎。在炎热的夏季,胎温升高更快,同时胎压也会随之升高,而当轮胎发热量与散热量平衡时,胎温将不再升高。
长时间高速行驶后胎温很高,应降低车速或停车降温,且应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轮胎。若经常使轮胎在胎温很高的环境下工作、轮胎的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在这里要注意只能让轮胎自然降温,切勿放气降压或泼冷水降温,这都会对轮胎造成伤害。
在轮毂边缘通常会看到装有一块或多块小铝块,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对轮胎的平衡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调节这些小铝块的质量及其位置分布,可弥补车轮整体上质量的分布不均,从而达到平衡车轮的目的。
轮胎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若出现静态不平衡或动态不平衡,都会导致车轮颠簸、跳动或摇摆,从而引起不均匀磨损,一旦出现不平衡状况,应尽快查明原因。不过也应定期做轮胎的动、静平衡检查并调整,以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使其在稳定的条件下转动,延长寿命。
四轮定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其中主要的“三倾一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前轮前束是前轮定位的主要参数。如果前、后车轮受到较大的碰撞或其他外力,车轮定位可能受到破坏,于是就会出现车辆跑偏或颠簸,以及轮胎胎冠的不均匀磨损。若出现上述现象就应立即做车轮四轮定位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有些发烧友喜欢又高又宽的轮胎,于是自己动手进行轮胎规格上的升级,换上宽胎面低扁平率的轮胎。虽然这些又宽又扁的轮胎看起来野性十足,增强了抓地性能,但也应该注意一下,轮胎的规格尺寸与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各电子辅助系统(ABS及TCS等)、油耗及车速和里程显示等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切不可随意进行更换,一旦升级不当就会造成车辆机械方面的不协调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建议升级规格后的轿车轮胎总直径加高后不能超过1.5%和降低后不能超过2%。为便于查询,某些轮胎专业机构会综合各方面的要求挑选出可互换的一些轮胎规格列成表格供车主参考。
由于轮胎总是“走”在最下面,它受到伤害的机会也是最多的。在胎冠及胎侧往往会出现割伤、扎伤、裂缝和鼓包。
轮胎若出现扎伤,先不要急于拨出扎入物,应检查其是否漏气,否则可能会使漏气加速。
高速行驶时,轮胎可能撞击坑洞及其它外界异物,从而导致轮胎在冲击物与轮辋凸缘之间产生严重的挤压变形,造成帘子布断纱,轮胎内部的空气则从断纱处顶起形成鼓包,出现鼓包的轮胎不能再继续使用,因其随时都有可能爆裂,是车辆行驶的事故隐患。
在汽车行驶中,轮胎发生爆裂之前,一般不容易发现,(一般教常见与新手)只是在行驶中出现爆破声,随之出现偏行现象时才能发现。前轮爆裂往往偏行急剧,车速越高,危险性越大,容易造成撞车、掉沟以至于翻车事故。
造成轮胎爆裂的有以下几点:(1)气压不足,易使轮胎侧壁弯曲折断而发生爆裂;(2)气压过高或者汽车超载时,就可使轮胎的缺陷处(如以前损伤的部位)发生爆裂,在炎热的夏天或长时间行驶时,就比较多见;其它一些爆裂是行驶中因为锐利的石头和其他物品刺破轮胎而引起的。
1.行驶途中如轮胎突然爆裂,不要惊慌,只要双手紧握方向盘,仍可控制车子。如果当时是在高速公路的外车道,而交通又非常繁忙,应立即将 车驶向中央草地,以免阻碍交通。这样就不用越过两条车道驶上路肩,徒添危险。
2.如果是后面的轮胎爆裂,汽车的尾部就会摇摆不定、颠簸不已。只要驾驶人员保持镇定,以双手紧握方向盘,通常都可以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此外,最好反复一下一下地踩踏制动踏板,这样可以把汽车的重心前移,使完好的前轮胎受力,减轻爆裂后轮胎所承受的应力。记住,不要过分用力踩制动踏板。
3.如果爆裂是前面的轮胎,情形就严重得多,因为这样会严重影响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控制。遇到这种情形,应该尽可能轻踩制动踏板,以免车头部分承受太大的应力,甚至导致轮胎脱离轮圈。还要用双手稳握方向盘,这样如汽车大幅度偏左或偏右行驶时,还可以立刻矫正。
1、 充气要注意安全。要随时用气压表检查气压,以免因充气过多,使轮胎爆破。
2、 先散热后充气。车辆停驶后,须等轮胎散热后再充气,因车辆行驶时,轮胎温度上升,对气压有影响。
3、 检查气门嘴。气门嘴和气门芯如果配合不平整,有凸出凹进的现象及其它缺陷,都不便充气和量气压。
4、 充气要注意清洁。充入的空气不能含有水份和油液,以防内胎橡胶变质损坏。
5、 切莫超标准过多。充气时不应超标准过多后再行放气,也不可因长期外出不能充气而过多地充气,如超标准过多会促使帘线过分伸张,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6、 检查是否漏气。充气前,应将气门嘴上的灰尘擦净,不要松动气门芯,充气完毕后,应用肥皂泡沫水涂在气门嘴上,检查是否漏气。并将气门嘴帽配齐装紧,防止泥沙进入气门嘴内部。
上述六项注意工作做好后,在行车中就不必担心轮胎气压高低、漏气、爆胎等故障发生,对安全行车消除隐患大有保障。
这是指一般的充气,现在市场上也有为汽车轮胎充入氮气(Nitrogen)的服务,氮气的好处是分子比较大,气充进轮胎后,比较不容易从小缝孔中漏出来。此外,氮气在遇热时不容易膨胀,有助与延长轮胎的寿命。 不过,充氮气可要较高的收费,费用方面请向轮胎商询